近期,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对一名接受肠造瘘还纳术的六个月大患儿壮壮(化名)进行了术后回访,全面评估其康复状况,为后续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别人的“半岁”是一帆风顺,而壮壮的“半岁”却历经坎坷,小小的他从出生到3个月大,就经历了2次手术。2024年12月2日,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剖宫产分娩了一名新生儿。刚出生,他就出现呼吸急促、反应差、严重腹胀、阴囊水肿等症状转入新生儿科。通过外科医生紧急会诊,结合相关检查,患儿确诊为胎粪性腹膜炎,消化道穿孔。当天,经过医院外科、麻醉科、新生儿科多学科紧急手术救治,该患儿化险为夷、成功获救。
第一次手术中
展开剩余64%据患儿父亲李先生讲述,孩子在孕期大概6个多月时,B超检查显示,胎儿腹腔内大量积液,部分肠管扩张,脐带局部增厚,当时医生建议到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行羊水穿刺,找出腹腔积液及肠管扩张的原因,以便对症处理。当时考虑爱人怀孕很不容易,羊水穿刺有一定风险,决定等孩子出生后再作处理。
外科主任刘青志说,为了积极挽救孩子生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在贵医专家杜君教授的指导下,立即实施了急诊手术。同时,考虑孩子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差,为减轻肠道压力,促进肠道的恢复,手术分为两期完成,一期为肠外置手术。3个月后,评估患儿营养状况佳,肠道恢复良好,2025年3月21日行肠造瘘还纳术。术后孩子切口及肠道功能恢复良好,饮食、消化、吸收均没受到影响,体格发育和同龄的孩子一样。
半岁的壮壮
此次回访不仅验证了肠造瘘还纳术在婴幼儿先天性肠道畸形治疗中的有效性,也体现了医院在小儿消化道疾病诊疗领域 “手术治疗与术后管理并重” 的诊疗理念。
未来,医院将继续优化小儿复杂消化道疾病的诊疗流程,加强术后长期随访体系建设,为更多患儿提供精准化、全程化的医疗服务,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来源: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文章主要用于传播正能量,宣传健康资讯和发布六盘水卫生健康系统动态,除注明转载外,均系本单位供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和引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站将根据需要全部转载或部分摘录、引用未作版权声明的文章,以传播优秀资讯。转载文章若有侵权,请相关所有权人及时联系删除。谢谢合作!
期刊:第2867期
发布于:北京市简配资-股票网上配资-如何杠杆炒股-北京实盘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